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很大,打乱了中国各行业的复工计划,数以万家连锁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影响,其中就包括纺织服装行业。疫情爆发后,不少外贸及服装企业工人不能正常到岗,无法按时交付订单,物流运输跟不上,现有原料只能维持两三个月,一些国家对来自中国的货物也提出更高的管控要求,受疫情影响,供应链也出现了问题。
疫情对海内外市场的影响
1、对海外市场的影响:
越南、柬埔寨和缅甸等国的服装代工厂依赖大陆供应原料,比如越南缝纫产品所用的原料有大约60%来自大陆,柬埔寨超过60%的服装行业使用大陆原料。
不管中国还是越南或其它东盟国家的工厂,都有60%的原材料和辅料必须依靠中国供应。中国的供应链和运输中断已开始蔓延到东南亚。
目前大陆虽然有超过一半的原料工厂已经重启生产,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,产能尚未完全恢复,因此东南亚一带的制造业即将面临着断链的危机,部分地区的服装工厂可能暂停或停产。
2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:
其次,由于国内各地物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,许多原材料的运输也无法及时补给,即使工厂复工后也很难保证可以按照原计划出货。
因为2019年本身就是暖冬,整个中国服装行业的库存就相当大。每年的3月份—5月份是春夏销售高峰期,又是服装行业非常重要的做秋冬订货会的一个时间节点。如果这两个时间点都受影响的话,对企业的挑战会比较大,除了现金流,库存是服装企业将面临的第二座大山。
疫情之下,中国服装企业如何自救?
目前人员流动相对停滞,服装企业存货无疑将成为巨大压力,这就考研企业是否能建立有效的快反机制。很多一线品牌已经建立快反体系,不会囤积大量用料,灵活性强的企业库存损失会小一些。
1、服装企业转型
由于医疗防护用品市场需求量大,不少服装纺织企业开始转型。红豆股份,雅戈尔,报喜鸟,中国柒牌,华纺股份等多家服装企业纷纷转型产口罩和防护服。
2、转移电商平台
面对库存积压,也有不少服装企业转移到电商平台作战,像太平鸟,森马,伊芙丽等服装品牌纷纷拓宽线上销售渠道。线上销售方式在减少品牌损失的同时,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理存货。
2020年是市场大洗牌的状态,赶上疫情会加快一些洗牌步伐。要相信,大战之后必然有更好的、更有生命力的企业会成长起来,现在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在当年都是小微企业。
战“疫”关头,“危”与“机”并存,留给企业的任务是如何在困难中找出路径,在危机中探索转机。
汉明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经历了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,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依然屹立不倒,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,砥砺前行,相信我们只会越挫越勇。疫情过后,春暖花开,我们一起加油!
400-882-5552